专家文章

乙肝会影响肾功能吗

乙肝可以引起肾脏疾病,由乙肝引起的肾脏疾病称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高发国家。乙型肝炎相关肾炎是乙肝病毒感染后的一种主要肝外病变。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约为15%,引起肾损害者占6.8%-20%。乙肝相关性肾炎起病较缓,病程长易反复,治疗效果差,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主要的表现为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炎。肝性糖尿病也可导致肾脏功能异常。严重乙肝也可引起肝肾综合征。

乙肝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在最新的乙肝诊疗专家共识中,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科菲克)、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是推荐的抗病毒一线用药。其中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科菲克)比恩替卡韦抗病毒效力强,且无耐药性;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科菲克)相较于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因其在血浆中的稳定性高,且具有靶向肝脏的特点,使其暴露在血浆的机会少,随血液循环至肾脏造成损伤相对较小。肾脏是代谢骨骼中主要物质钙磷的重要场所,因此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科菲克)对骨骼的伤害同样有所降低。患者酌情选用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科菲克)。用药需在明确诊断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私自用药,并遵医嘱定期复查,日常生活中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运动,注意休息,合理饮食。

发布时间:2022-05-06

4268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128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