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肛瘘
简介
单纯性肛瘘是指肛门旁皮肤仅有一个外口。直通入齿线上肛隐窝之内口者,称为内外瘘,又叫完全瘘;若只有外口而无内口,称为外肛瘘,又叫外盲瘘;若只有内口与瘘管相通,而无外口的,称为内肛瘘,又叫内盲瘘。
临床症状
流脓、肿痛、瘙痒、发热、畏寒等。
好发人群
青壮年人群。
并发疾病
肛门不完全性失禁、肛门慢性湿疹、肛门直肠狭窄、肛瘘癌变等。
常用检查
视诊、触诊、肛门镜检查、染色检查、X线检查、肛内B超等。
就诊科室
外科、肛肠外科、急诊科。
治疗周期
一个月左右。
是否医保
是。
常用药物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硝基咪唑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高锰酸钾等。
主要病因
大部分单纯性肛瘘是由于肛门的隐窝腺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形成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所遗留的上皮化瘘管或慢性感染性病灶。
传播途径
一般不具有传染性。
典型症状
一、流脓
肛门间歇性或持续性流脓。
二、肿痛
—般无疼痛感,仅觉肛门口坠胀或坠痛,当脓液引流通畅后肿痛马上减轻。有时可因内口较大,粪便流入管道而引起疼痛,尤其是在排便时疼痛加剧。
三、瘙痒
由于脓液或分泌物不断流出刺激肛周皮肤而引起潮湿、瘙痒,有时可伴发肛周湿疹。
四、全身症状
低位单纯性肛瘘一般无全身症状。高位单纯性肛瘘急性期有脓液积聚时可伴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伴随症状
肛门不完全性失禁:由于肛瘘反复性的发作,造成了肛管直肠周围的软组织和肌肉广泛的发生感染,致使大量结缔组织变硬、增生,让肛门周围因此失去了弹性,从而影响到了肛门的关闭功能,有的时候还会对稀便难以控制,这样就会造成不完全性肛门失禁。
肛门慢性湿疹:肛瘘是经常反复发作的,反复发作就会造成分泌物溢出,这样长期刺激肛周,以至于造成了皮肤慢性湿疹,患者就会出现奇痒难忍的现象。
肛门直肠狭窄:患者由于常年的反复炎症的刺激,造成了瘢痕挛缩,这样肛门、肛管、直肠腔道就会变得狭窄,导致了大便发生变细、变扁,大便困难的现象,甚至有的还会发生恶心、呕吐、腹胀等肠梗阻症状,在临床检查送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肛管或者直肠有明显的瘢痕,肛门紧缩,甚至食指都难以通过,有的个别病人还会在直肠末端出现瘢痕隆起的现象,这类似于直肠癌的体征,很容易被误诊。有些人在没有经过检查就会自认为是习惯性便秘,而且服用了大量中西药治疗后效果不明显。
肛瘘癌变:拒经临床观察和相关报道发现,肛瘘患者如果超过十年以上就会容易发生癌变,这是与长期慢性炎的症刺激有关的。可能是由于局部区域淋巴结构被破坏了,免疫力就会降低,造成瘘管组织逐渐的发生了癌变。这主要表现为肛瘘外口排出黏胶状分泌物,而且在切开瘘管后,瘢痕组织脆硬并且易出血。
就医指征
当出现肛门流脓、肿痛、瘙痒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鉴别诊断
单纯性肛瘘一般由医生通过较为典型的病史及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来进行诊断。
有指向性的病史、症状如下:
病史:有肛周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的病史,伤口经久不愈。
症状:包括外口溢液溢脓、肛周瘙痒、局部红肿疼痛、排便不畅等局部症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
一般治疗
一、皮肤护理
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嘱患者局部皮肤瘙痒不可用指甲搔抓,避免皮肤损伤感染。
二、饮食护理
宜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三、局部理疗及温水坐浴
适用于手术治疗的术前准备,方法见“治疗-急性期治疗”。
四、扩肛或提肛运动
为防止肛门狭窄,手术后5~10日内可用示指扩肛。肛门括约肌松弛者,术后3日起在医生或护士指导下进行提肛运动。
手术治疗
一、肛瘘切开术
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在明确肛瘘内外口及瘘管走向后,充分敞开瘘管,利用肉芽生长使创口愈合。须准确判断肛瘘类型、瘘管走向及受累外括约肌程度,否则有造成排粪失禁、肛瘘复发的风险。若判断肛瘘为括约肌上型或外型可结合挂线疗法或分期手术。
二、肛瘘切除术
适用于瘘管壁较硬的低位单纯性肛瘘,尤其适用于肛瘘表浅但瘘管不通畅的患者。但肛瘘切除术较肛瘘切开术损伤大,愈合时间长,有一定的肛门失禁率。
三、挂线疗法
适用于累及括约肌较多的单纯性肛瘘。挂线疗法是最早用于治疗肛瘘的手术方式,在瘘管内借丝线引入橡皮筋或药线,收紧结扎的橡皮筋或药线在切割肛门括约肌的同时,原位形成炎症改变和粘连,从而减少因肛门括约肌离断和退缩而导致排粪失禁的风险。必要时可结合瘘管切开术,即所谓的切开挂线(部分挂线)治疗,具有缩短挂线时间、减轻疼痛的优点。
四、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
适用于瘘管管道清晰通畅的经括约肌型单纯性肛瘘。其在肛门括约肌间结扎并切断瘘管,剔除远侧瘘管。该术式具有创伤小、保留括约肌功能、无需特殊器材等优点。
五、直肠黏膜肌瓣推进修补术(AAF)
适用于各型单纯性肛瘘以及复发型肛瘘。其完整切除内口并清理瘘管感染病灶的同时游离正常直肠黏膜肌瓣覆盖内口。该术式具有保护括约肌功能的优点,但手术难度较高。
饮食调理
肛瘘不能吃辣椒,禁止饮酒。
平时注意饮食调节,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
日常护理
单纯性肛瘘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肛门清洁及饮食习惯。除此以外及时治疗肛窦炎、便秘、腹泻等有助于预防单纯性肛瘘的发生。
预防措施
一、治疗肛窦炎、肛乳头炎
及时治疗肛窦炎、肛乳头炎,包括抗感染治疗、保留灌肠、坐浴等治疗方法,避免炎症蔓延导致肛周脓肿及肛瘘。
二、防治长期便秘及腹泻
便秘可因大便干结而擦伤肛窦,导致局部细菌入侵感染。长期腹泻者常伴有直肠炎及肛窦炎。对于便秘及腹泻进行治疗,有助于预防肛周脓肿及肛瘘的发生。
三、肛瘘不能吃辣椒,禁止饮酒。
平时注意饮食调节,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