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
简介
癫痫(epilepsy)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据中国最新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国内癫痫的总体患病率为7.0‰,年发病率为28.8/ 10 万,1年内有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4.6‰。据此估计中国约有9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其中500~600万是活动性癫痫患者,同时每年新增加癫痫患者约40万,在中国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
临床症状
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呼吸暂停、面唇发绀、口吐白沫、双侧肢体强直阵挛、失神等。
好发人群
儿童、老人。
并发疾病
一般没有并发症。
常用检查
头颅CT、头颅磁共振成像、血常规、尿常规、脑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基因检测等。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急诊科。
治疗周期
一到三个月,部分严重患者需延长治疗时间。
是否医保
部分医保。
常用药物
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加巴喷丁、奥卡西平、拉莫三嗪、苯巴比妥、托吡酯、氨己烯酸、咪达唑仑等。
主要病因
一、常见病因
1、特发性癫痫病因不明。
2、症状性癫痫常见病因如: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脑发育异常、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肿瘤、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二、其他病因
主要有药物或酒精戒断、中毒、遗传代谢性疾病、脑血管畸形、自身免疫性疾病、脑瘫和精神发育迟滞、脑部手术。
传播途径
癫痫一般不具有传染性。
典型症状
癫痫耳朵症状比较多样,具体症会根据癫痫发作的类型而有所不同。但共同特征如下:
发作性,即突然发生,然后迅速恢复,在间隔期表现正常。
短暂性,即主要表现为持续时间非常短,一般为数秒钟或数分钟,除癫痫持续状态外,很少超过半小时。
重复性,即初发以后经过一定间隔时间会有后续的发作,并且间隔时间以及发作次数不确定。
刻板性,即每次发作的表现几乎一致。
根据症状不同癫痫发作可以具体分为全面性发作、局灶性发作、不能分类的发作如癫痫性痉挛。
一、全面性发作
1、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
此类症状比较明显,也叫做大发作。
主要症状表现为患者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呼吸暂停、面唇发绀、口吐白沫、双侧肢体强直阵挛等一系列症状,般持续1~5分钟。从发作到意识恢复经历5~15分钟。醒后自觉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疲乏,对发作过程无记忆。
2、失神发作
典型症状表现患者出现突然发生以及突然停止的意识丧失,一般持续时间在一分钟以内。
当患者出现症状时会突然停止原来的活动,表现为呼之不应,凝视前方,但不倒地,若是有手持物还会掉落。
患者症状结束后湖立即清醒,但对发作无记忆。
3、强直发作
主要症状表现为双侧肢体或全身肌肉出续收缩,导致肌肉僵直,不会伴有阵挛。
会导致患者的肢体或者是躯干固定于某一特定姿势。
4、阵挛发作
主要症状表现为患者的双侧肢体出现节律性的抽动,持续一般为3到10分钟。
5、肌阵挛发作
主要表现为患者肌肉突然出现短暂、快速、电击样的抽动,一般出现在面部、躯干、肢体的单块肌肉或者是肌群,少部分患者会遍及全身。
6、失张力发作
主要症状表现为头部、躯干以及肢体肌肉突然出现松弛,症状较轻者可有点头动作,症状较重者会出现站立时突然跌倒,持续时间一般为1~2秒或更长。
二、局灶性发作
1、意识清楚的局灶性发作
①部分性运动性发作
主要症状表现患者出现局部肢体的重复抽动,一般见于一侧口、眼睑、手指或足趾、整个一侧面部或一侧肢体的抽动。
②扭转发作
发作时的症状表现为一侧上肢外展,肘部半屈,并向该侧手注视。
③发音性发作
主要症状表现为患者出现不自主地重复发单个音或单个词,或说不出话。
④体感性发作
主要症状表现为患者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有针刺感、麻木感、触电感或肢体的本体感觉异常。
⑤特殊感觉发作
主要症状包括有简单或者复杂的幻视、幻听、幻嗅、幻味以及眩晕发作。
⑥自主神经系统表现
主要症状表现为患者出现上腹疼痛、嗳气或腹胀、呕吐、多汗、面色苍白或潮红、竖毛、眼球瞳孔扩大、尿失禁等。
⑦精神发作
记忆障碍:主要有似曾相识症、旧事如新症、快速回忆往事。
识别障碍:主要有梦样状态、不真实感、人格解体等。
情感异常:主要有发作性抑郁、恐惧等。
错觉:主要有错视或视错觉,视物变形
结构性幻觉发作。
2、伴意识障碍的局灶性发作
自动症:主要症状表现为患者出现呈部分性或完全性对环境的适应不良,并且做出似有目的的动作,例如反复搓手、抚面、解扣、脱衣、吸吮、咀嚼,甚至反复走动、奔跑等,并且在发作结束后患者会有遗忘。
三、癫痫性痉挛
癫痫性痉挛的病因有全面性起源、局灶性起源或起源不明。
主要症状表现为有突然性的累及躯干中轴以及双侧肢体近端肌肉的强直性收缩,持续时间一般在数秒,突发突止。
临床可以降癫痫性痉挛分为屈曲型以及伸展型痉挛,前者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点头动作,常在觉醒后成串发作。
四、反射性发作
反射性发作不属于独立的发作类型。它既能表现为局灶性发作,也能为全面性发作。
反射性发作有特殊的外源性或内源性促发因素,也就是不会主动发作,一般是因为外部或内部刺激导致。
发作原因主要有视觉、思考、音乐、阅读、进食、操作等非病理性因素,也能是简单的感觉刺激,也能是较为复杂的智能活动。
发热、酒精或药物戒断等病理性情况下诱发的发作,则不属于反射性发作。
伴随症状
一般没有伴随症状。
就医指征
若是突发性的出现意识模糊、肢体抽动、不自主运动等症状,一般要等患者发作停止以后及时就诊。
若是出现肢体抽动无法缓解、发作时呼吸暂停、意识丧失、发热伴有抽搐、反复发作、孕妇癫痫发作要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立即就医。
诊断标准
一、病史
患者母亲妊娠时是否有特殊用药史。
围生期是否有异常,例如产伤或生后外伤。
是否有颅脑外伤、脑炎、脑膜炎、心脏疾病或肝肾疾病等病史。
亲属中是否有癫痫发作史或与之相关的疾病。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癫痫的临床表现多样,具体症状取决于癫痫发作的类型,但都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发作性,即症状突然发生,持续一段时间后迅速恢复,间歇期正常。
短暂性,即发作持续时间非常短,通常为数秒钟或数分钟,除癫痫持续状态外,很少超过半小时。
重复性,即第一次发作后,经过不同间隔时间会有第二次或更多次的发作。
刻板性,指每次发作的临床表现几乎一致。
2、体征
主要检查意识状态、精神状态、肢体力量、各种反射及病理征等。
外观主要观察患者的头颅形状和大小、外貌、身体畸形,排查某些神经皮肤综合征。
药物治疗
一、治疗目的
控制发作或尽可能的减少发作次数。
让患者保持正常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功能。
二、常用药物
成人部分性发作
A级:卡马西平、苯妥英钠;B级:丙戊酸钠;C级: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奥卡西平、苯巴比妥、托吡酯、氨己烯酸
儿童部分性发作
A级:奥卡西平;B级:无;级: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托吡酯、丙戊酸钠
老年人部分性发作
A级:加巴喷丁、拉莫三嗪;B级:无;级:卡马西平
成人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A级:无;B级:无;C级:卡马西平、拉莫三嗪、奥卡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托吡酯、丙戊酸钠
儿童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A级:无;B级:无;C级:卡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托吡酯、丙戊酸钠
儿童失神发作
A级:无;B级:无;C级:乙琥胺、拉莫三嗪、丙戊酸钠
伴中央-颞部棘波的良性儿童癫痫
A级:无;B级:无;级:卡马西平、丙戊酸钠
(注:特定类型的初始单药治疗临床上首先考虑A、B级,再考虑C级)
三、注意事项
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按时、按量、规律服药,避免漏服,并且禁止患者擅自停药、减药或改药。
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要纠正错误观念,不要害怕药物不良反应而未遵医嘱服药,以及认为有段时间不发作就可以停药。
以下方法有助于提高服药依从性,患者家属可以予以支持:加强对不良反应的监测、作服药记录、应用有日期的药盒、使用提醒便签和闹钟等。
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1、癫痫病灶的具体定位必须明确。
2、切除病灶要相对局限。
3、进行术后之后不会出现严重功能障碍。
二、术前注意事项
癫痫的手术治疗涉及多个环节,要在术前结合神经电生理学、神经影像学、核医学、神经心理学等多重检测手段进行术前综合评估,对致痫源区进行综合定位,是癫痫外科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
三、手术方法
前颞叶切除术、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颞叶以外的脑皮质切除术、癫痫病灶切除术、大脑半球切除术、胼胝体切开术、多处软脑膜下横切术。
除此以外,还有迷走神经刺激术、慢性小脑电刺激术、脑立体定向毁损术等,理论上对于各种难治性癫痫都有一定的疗效。
饮食调理
合理安排膳食,保证营养均衡,主要选择高蛋白、高热量的时候来保证能量供给,同时要摄入一定量的蔬菜水果,以此保证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充足。
尽量避免辛辣油腻的刺激性食物,少吃熏制、腌制的等高盐食品,并且做到戒烟戒酒,不不暴饮暴食。
日常护理
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冬季注意保暖,冷空气容易刺激患者导致症状发作。
尽量不要做危险性的运动,例如游泳、登山等,也不要从事危险性的工作,例如高空作业、驾驶等。
不要自我封闭,积极和他人沟通,可以选择平缓的运动,例如慢跑、瑜伽等。
可以养成良好的爱好,例如音乐、绘画、手工等。
预防措施
生活中尽量避免头部外伤。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注意饮食健康,不吃生食、生水,避免感染。
保证充足睡眠。
保持良好心态。
孕妇要注意日常保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