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

尿毒症

就诊科室:

爱医医健康编审专家

陈凤鸣

陈凤鸣

主任医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中医内科

预约挂号
  • 概述
  • 病因
  • 症状
  • 就医
  • 治疗
  • 饮食
  • 护理
  • 预防

简介

尿毒症是肾脏疾病的一种,也是最严重的病症,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凡是肾损伤到严重程度,均可出现尿毒症,其临床症状表现与机体代谢紊乱有关,包括恶心、呕吐、厌食、疲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痉挛、瘙痒或精神状态改变等。人们常说的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另外还有急性肾损伤也可导致尿毒症。或精神状态改变等。人们常说的尿毒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另外还有急性肾损伤也可导致尿毒症。

临床症状

恶心、呕吐、厌食、疲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痉挛、瘙痒以及精神状态改变等。

好发人群

肾脏功能受损人群以及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人群。

并发疾病

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安腿综合征、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抑郁、躁狂、谵妄等

常用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检测、肾功能检测、尿常规、肾脏B超、同位素ECT等

就诊科室

肾内科、急诊科。

治疗周期

终生治疗。

是否医保

是。

常用药物

呋塞米、碳酸氢钠、碳酸钙、醋酸钙、氧化淀粉、活性炭制剂、大黄制剂、司维拉姆、碳酸镧等。

主要病因

任何可以破坏肾的正常结构以及功能的疾病,都会导致肾衰竭,最终引起尿毒症。

常见原发疾病如下:

原发性与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

肾血管疾病。

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病、遗传性肾炎等。

肾小管间质疾病,如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等。

糖尿病肾病。

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

肾血管疾病。

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病、遗传性肾炎等。

诱发因素

若是患者存在以下几种因素,会引起病情在短时间内急性加重:

患者累及肾脏的疾病复发或者是加重,例如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肾病等。

患者的有效血容量不足,如低血压、脱水、大出血或休克等。

患者的肾脏局部血供突然急剧减少。

患者应用了肾毒性药物,例如非甾体抗炎药、氨基苷类抗生素、对比剂、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等。

患者出现泌尿道梗阻。

其他因素:严重感染、高钙血症、肝衰竭、心力衰竭等

总述

在患者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早期时一般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仅会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食欲减退等轻度不适。

但是当患者病情发展到尿毒症时期,除上述症状会加重外,还会并发全身多个系统的功能障碍。

典型症状

消化系统表现:最早、最常见,常见表现为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口中有尿味。

呼吸系统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气短、气促等。

皮肤表现:如面色苍白晦暗、色素沉着、排汗困难、瘙痒、溃疡等。

骨骼系统:骨痛、行走不便。

水代谢紊乱:多尿、夜尿增多,或者少尿,甚至无尿(24小时的尿量少于400毫升,约1小瓶矿泉水,称为少尿;如果24小时的尿量少于100毫升,就称为无尿)。

电解质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反应迟钝、呼吸深大,甚至昏迷。

心血管系统表现:头痛、呼吸困难、心悸、不能平卧呼吸、全身水肿。心血管系统疾病是肾衰竭最常见的死因。

血液系统表现:皮肤、黏膜、牙龈出血,头晕、乏力等。

神经系统及肌肉表现:神情淡漠、谵妄、惊厥、幻觉、嗜睡、昏迷、精神异常等;下肢麻木、烧灼感或疼痛感,四肢无力,走路不稳。

内分泌功能紊乱:性欲低下、女性闭经、不育等。

就医指征

若是出现乏力、腰酸、夜尿增多、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要及时就诊。

若是出现以下情况,要马上到急诊科就诊或拨打急救电话:

呼吸困难、心悸、谵妄、惊厥、幻觉、嗜睡、昏迷、精神异常、无尿或少尿。

诊断标准

一、病史

是否有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是否有出现乏力、腰酸、夜尿增多、食欲减退等症状。

2、体征

皮肤黏膜检查:是否存在面色晦暗、结膜苍白,眼睑略水肿。部分患者还会存在皮疹、出血点、口腔溃疡等表现。

胸部检查: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大,主要表现为心浊音界增大,部分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还会出现心脏杂音、心率增快、肺底有湿啰音。

四肢检查:是否存在双下肢有不同程度的水肿,部分并且系统性疾病的患者还会存在关节病变。

对症治疗

一、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1、水、钠平衡失调

若患者出现水肿则要限制盐和水的摄入。

若患者出现明显水肿以及高血压时,可以选择应用袢利尿药,如呋塞米。

若是患者出现严重水钠潴留、急性左心衰竭,要尽早进行透析治疗。

2、代谢性酸中毒

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一般选择口服碳酸氢钠纠正。

若是患者如果血pH<7.2,可采用碳酸氢钠静滴。

3、高钾血症

若患者出现高钾血症首先要停用一切含钾药物和食物。

治疗一般选择使用10%葡萄糖酸钙,可以对抗钾离子心肌毒性。或者是使用葡萄糖和胰岛素进行合用促进糖原合成,使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

主要药物选择为离子交换树脂(口服1~2小时起效,灌肠4~6小时起效),利尿剂(多使用袢利尿剂,以增加尿量促进钾离子排泄)。

4、高磷血症

当患者出现高磷血症时首先要限制磷摄入,其次应当口服磷结合剂,例如碳酸钙、醋酸钙、司维拉姆、碳酸镧等。

二、治疗钙代谢失调和肾性骨营养不良

若是患者的血清钙浓度升高,则需要暂停应用钙剂,以此防止转移性钙化的加重。

若是患者有明显的低钙血症,可选择口服骨化三醇。

三、纠正贫血

若是患者血红蛋白<110g/L以及血细胞比容<33%时,应及时检查贫血原因。

若是患者缺铁,要及时进行补铁治疗,必要是可以选择使用红细胞生成刺激素进行治疗,包括人类重组红细胞生成素(rHuEPO)、达依泊丁等,直至血红蛋白上升至110~120g/L。

四、促进肠道清除尿毒症毒素

主要选择通过口服氧化淀粉、活性炭制剂、大黄制剂等药物,以此来促进尿毒症毒素由肠道排出,减轻氮质血症,缓解尿毒症症状。

主要适用于未接受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病人。

五、控制感染

若是患者出现要尽早使用抗生素。

使用抗生素时需要根据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对肾无毒性以及毒性低的药物,并按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

六、其他症状治疗

皮肤瘙痒:若是患者出现皮肤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乳化油剂涂抹,口服抗组胺药、控制高磷血症及强化透析对部分病人有效。

高脂血症:可使用他汀类或贝特类药物。

肾脏替代治疗

一、透析治疗

1、血液透析

主要原理为通过机器吧血液泵出体外,过滤后再输回体内。

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可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以及毒素,特别适合肺水肿、高血钾以及部分药物中毒的快速解救。

缺点:可能会导致出血、感染、血栓形成、脑水肿以及透析失衡综合征等并发症。

2、腹膜透析

主要原理是通过向腹腔内灌注透析液,利用自身腹膜,实现血液和透析液之间溶质交换,以此来清除血液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同时清除过多的液体。

优点:腹膜透析能够家中完成,较为便捷;不会发生血管通路相关的并发症;并发症比较少见,适合心脑血管系统不稳定的患者。

缺点:长期进行腹透会导致腹壁变薄以及疝气;可出现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等并发症。

二、肾脏移植手术治疗

优点:成功的肾移植能够有效的恢复肾脏功能。进行肾移植手术后1年存活率可到95%,5年存活率80%以上,10年存活率60%左右。

缺点:手术进行中及术后均有相应的风险,可能会出现感染、出血、周围脏器损伤、移植物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甚至死亡。

大部分的肾脏移植患者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例如糖皮质激素、霉酚酸酯、环孢素、他克莫司、硫唑嘌啉等。

饮食调理

若是患者尿量较少或下肢浮肿,需要控制水和钠的摄入,以出入平衡或肢体不肿为目标。

控制钾的摄入,尿毒症患者由于排钾能力降低,易引起高钾血症,故需注意含钾高的食物(如玉米、柑橘、冬枣、香蕉、山芋、马铃薯等)摄入。

限制高磷食物(如坚果类、可乐、加工食品)摄入,尿毒症会出现高血磷,导致皮肤瘙痒和血管钙化等并发症。

非透析状态的尿毒症需要低蛋白饮食+开同,以降低含氮代谢产物并防止营养不良;进入透析之后可以提高蛋白摄入,以防止出现营养不良。

日常护理

多卧床休息,尽量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保暖,尽量避免受凉、感冒。

戒烟,并且要尽量减少接触二手烟。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预防措施

积极有效治疗原发疾病,例如慢性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定期体检,至少每年一次。

注意室内通风,并且在通风时注意保暖。

季节交替时,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出门可以戴口罩,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适当运动,尽量提高身体素质和抵抗力。

严格控制药物使用,使用任何药物都要遵医嘱,不乱用药。

日常饮食方面,注意均衡营养,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

戒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