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峰彬
副主任医师
男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专家文章
尿没憋住小便失禁是怎么回事
尿失禁是指尿液不受控制地流出,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盆底肌肉松弛、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膀胱过度活动、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感染。治疗方式主要是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如果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适当的治疗。
1、盆底肌肉松弛:
这是常见的生理因素之一。年龄增长、生育等原因可能导致盆底肌肉力量减弱,无法有效控制尿液。女性在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可能受到损伤,导致日后出现尿失禁。治疗上可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如凯格尔运动,即收缩盆底肌肉,每次保持数秒后放松,重复进行。也可借助生物反馈治疗等方法增强盆底肌肉力量。
2、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
尿道括约肌受损或功能异常时,不能正常关闭尿道,从而引起尿失禁。例如外伤、手术等可能损伤尿道括约肌。药物治疗方面,可使用α受体激动剂如米多君等,能增强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力,但需遵医嘱用药。对于严重的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可能需要进行尿道悬吊术等手术治疗。
3、膀胱过度活动:
膀胱肌肉不自主收缩,使膀胱内压力突然升高,超过尿道阻力时就会发生尿失禁。常见于膀胱炎症、膀胱结石等疾病。药物治疗可选用抗胆碱能药物如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能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同时,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对膀胱结石进行取石治疗。
4、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可能影响神经对膀胱和尿道的控制。例如,脑血管意外可能损伤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治疗,同时可配合膀胱训练,如定时排尿等,改善尿失禁症状。
5、泌尿系统感染:
炎症刺激膀胱和尿道黏膜,可引起尿急、尿频,严重时导致尿失禁。患者常伴有尿痛、尿液浑浊等症状。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具体用药需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同时要注意多喝水,促进炎症排出。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盆底肌肉力量。女性在产后应积极进行盆底康复训练。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发布时间:2025-04-03
3669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龟头长水泡是什么病症
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泌尿外科
3996
2025-04-09
龟头起水泡是什么病症
陈善闻
副主任医师/泌尿外科
3447
2025-04-09
视频
绝经后子宫肌瘤不长也不萎缩有危害吗
绝经后子宫肌瘤不长也不萎缩有危...
4634次播放
2025-03-12
视频
经期同房后有褐色分泌物会怀孕吗
经期同房后有褐色分泌物会怀孕吗...
4257次播放
2025-03-12
文章
总是心情抑郁该怎样调理
总是心情抑郁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运动疗法、饮食调理、光照疗法等进行调理。1、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等,帮助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和人际交往问题,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氟西汀等,能调节大脑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抑郁症状。3、运动疗法:适度运动如跑步、瑜伽等,可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提升心情,每周至少运动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
彭祖贵
主治医师/精神科
文章
总是感觉抑郁应该怎么调理
总是感觉抑郁可尝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运动疗法、饮食调理、光照疗法等进行调理。1、心理治疗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人际治疗等方法,改变消极思维模式和不良人际关系,缓解抑郁情绪。2、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抗抑郁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帮助调节大脑神经递质水平,改善抑郁症状。3、运动疗法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瑜伽等,能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提升心情,减轻抑郁感。
彭祖贵
主治医师/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