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文章

尿失禁出现的原因

尿失禁出现的原因主要有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神经系统疾病等。其治疗方式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药物、手术或康复训练等治疗,出现尿失禁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1、盆底肌松弛:女性生育、年龄增长等因素可导致盆底肌松弛,无法有效控制尿液排出。治疗可通过盆底肌训练,如凯格尔运动;也可使用子宫托等辅助器具;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尿道中段悬吊术等。

2、膀胱过度活动:膀胱逼尿肌不稳定,会出现突然收缩,导致尿急、尿频甚至尿失禁。常用药物有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等,用药需遵医嘱。同时可配合膀胱训练,如定时排尿等。

3、前列腺增生:多见于老年男性,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难,进而可能导致尿失禁。药物治疗包括非那雄胺、坦索罗辛等,必要时可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手术治疗。

4、尿道狭窄:多因外伤、感染等引起尿道管径变小,尿液排出受阻,可引起尿失禁。轻度可通过尿道扩张术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进行尿道成形术等手术。

5、神经系统疾病:如脑中风、脊髓损伤等影响神经传导,导致膀胱和尿道功能失调。主要是针对原发神经系统疾病进行治疗,同时可配合间歇导尿等方法。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戒烟限酒,适量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对泌尿系统的不良影响。同时,积极治疗可能引起尿失禁的基础疾病,定期进行体检,关注泌尿系统健康。

发布时间:2025-04-03

3197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5012837号-1